某年日记里俺这么写:“……夜晚得题《白莲花与茄鼋》,微博上刻薄之引红楼梦一道菜比喻马云新电影也,那灵感和文化修养太难得!但似骂的也不狠;白莲花是颁奖给抄袭名著的,亦搞笑新闻;且应补入前不久骇人听闻之给孩子抹芥末事件,那些家长们暴徒一样没教养;当然芥末家家厨房都有,想起来抄近顺手。新闻小事件中的“声名遐迩”之食品呼应,有意思。”
——错字该狠狠嘲笑;事后发现!!!应该是“鮝”,不是“鼋”。两天后才明白的。两字模样近似音不同(其实哑巴英语的我辈我们无数人,许多汉字就瞧模样记住从不发音啊)。有闲心了,非常好奇,想查查谁第一个这么形容,不太成功,却不妨留影。鼋读音元;鲞读音翔。
往事一笑而过:
看到一个影评,攻守道的,只有“茄鲞”二字。
实在妙不可言。……马氏太极,以钱克刚。。
本来就是有钱人花钱买个开心,吃瓜群众围观图个乐,谁还认真呢,文邹邹的说一句“茄鲞”可真是酸溜溜啊 ?
11月12日20:11 来自 iPhone 7
bunny吃菠菜:
有文化的人随口说的一个词就有典故~~刚看到《功守道》说打一个北京菜名,有人答茄鲞,有不少网友看到此评论说这嘴好毒~
然后呢 其实茄鲞这道菜出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
贾母笑道:“你把茄鯗搛些喂他。”凤姐儿听说,依言搛些茄鯗送入刘姥姥口中,因笑道:“你们天天吃茄子,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。”刘姥姥笑道:“别哄我了,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,我们也不用种粮食,只种茄子了。”众人笑道:“真是茄子,我们再不哄你。”刘姥姥诧异道:“真是茄子?我白吃了半日。姑奶奶再喂我些,这一口细嚼嚼。”凤姐儿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内。刘姥姥细嚼了半日,笑道:“虽有一点茄子香,只是还不像是茄子。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,我也弄着吃去。”凤姐儿笑道:“这也不难。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了,只要净肉,切成碎钉子,用鸡油炸了,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、新笋、蘑菇、五香腐干、各色干果子,俱切成钉子,用鸡汤煨干,将香油一收,外加糟油一拌,盛在瓷罐子里封严,要吃时拿出来,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。”刘姥姥听了,摇头吐舌说道:“我的佛祖!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,怪道这个味儿!”
刘姥姥的最后一句话是问题的精髓
涨知识了 恩 学无止境 鲞(xiang)
fafafa就是我吖:
今天一天份儿的笑点:萝贝贝说码yun爸爸的功守道是《红楼梦》里的茄鲞,是十只鸡熬出的茄子喔!
11月13日12:23 来自 华为P9手机摄影再突破
【好了,且以11月12日出现的为准……】
百度来知识:——
茄鲞
茄鲞(读音:xing)是《红楼梦》中写得最为详实的一道菜,刘姥姥吃过之后说:“别哄我了,茄子跑出这样的味儿来了。”说明这道菜非寻常人家见过吃过。
“鲞”,即是剖开晾干的鱼干,如“牛肉鲞”、“笋鲞”等,都是腌醋成干的片状物。“茄鲞”,当是切成片状腌醋的茄子干。
菜品特色 红楼梦与茄鲞 特点和营养 戚序本中的“茄胙”
做法 营养价值 考证分析
出处: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
……贾母笑道:“你把茄鲞(读音:xing)搛些喂他。”凤姐儿听说,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,因笑道:“你们天天吃茄子,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。”刘姥姥笑道:“别哄我了,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, 我们也不用种粮食,只种茄子了。”众人笑道:“真是茄子,我们再不哄你。”’刘姥姥诧异道:“真是茄子?我白吃了半日。姑奶奶再喂我些,这一口细嚼嚼。”’凤姐儿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内。刘姥姥细嚼了半日,笑道:“虽有一点茄子香,只是还不象是茄子。 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,我也弄着吃去。”凤姐儿笑道:“这也不难。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,只要净肉,切成碎钉子,用鸡油炸了,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,新笋,蘑菇,五香腐干,各色干果子,俱切成丁子,用鸡汤煨干,将香油一收,外加糟油一拌,盛在瓷罐子里封严,要吃时拿出来,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。”刘姥姥听了,摇头吐舌说道:“我的佛祖!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,怪道这个味儿!”……
据说还有这么妙的歇后语:老猫闻咸鱼,——休想啊休想,(嗅鮝)!!!此趴我要向无名英雄致敬,当然首开武昌第一枪的人,目前我是没找到。……《东京梦华录》写普通食店菜单:“有头羹、石髓羹、白肉、胡饼、软羊、大小骨角、犒腰子、石肚羹、生软羊面、桐皮面、姜泼刀、回刀、冷淘、棋子、寄炉面饭之类。”想一想,随便弄它们几样来给外星人马云“陪衬”,他不更脚底流油的有文化么?
孟非在相亲节目中严厉问女孩们:“别乱举手,你们谁把红楼梦全部读完了,而不是看两眼。”随后引起一片害羞的笑声,且无一人敢承认。
正巧整理以前笔记发现:金庸小说把碧螺春写为“吓煞人香”名贵山茶花起名“抓破美人脸”;透露出其年轻时代幽默感,文字里酣畅的玩耍心,等于是中年壮年荷尔蒙折射呢。
单位厕所里有提示,手纸不是哈达,请注意!(后面有跟:也不是围脖)都也怪有想象力的。……聊天到了欣慰和欢愉之际,钱钟书冲着老伴说:《西游记》里有这样的话;——他们文化星宿,他们从里到外滴答着经典,他们的日常花絮都靠书本知识点缀着,好像满室生春了。“他家卖拖蒸河漏子,热烫温和大辣酥”——这么冷背的典故,只有钱钟书张嘴就来。
新听相声,郭德纲美化于谦,虚拟题字“于家大鸡窝”之后,又题字“于谦的菊花”!捧哏马上接一句:怎么那么脏的词呢。好像社会也快把菊花当了敏感词了。马云却伟大,‘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。’……金星秀又揭发某著名歌星,习惯开苛刻条件讲排场,要求自己房间里每天布置五朵百合花——两只开花的和三只还带骨朵的,真是极有想象力的奢华啦。她也不没乎国外把“百合花”当什么暗示。
就以普通食材,经深耕细作搞出人间至味来,在我们中国源远流长。“红烧分水”这菜名,我口水流了多年。电影中怀孕的巩俐:“我就吃菠菜豆腐!”——好像为整个封建时代的妇女们挣地位。……汪曾祺还把小萝卜弄成绝世佳肴,美得台湾女作家把汤都喝了(哪天弄找原文来);齐如山王世襄翁偶虹郑逸梅张伯驹们的名字,当然还有林语堂梁实秋,都和美食勾连;隐约还记得唐鲁孙先生某文写煮面的,就写到绚烂无比;骄傲说一句,我们津门最平民的嘎巴菜(学名锅巴菜)俺也曾泛滥五千字。……宋江道:‘得些辣鱼汤醒酒最好。’戴宗便唤酒保,教造三分加辣点红白鱼汤来。顷刻造了汤来,宋江看见道:‘美食不如美器。虽是个酒肆之中,端的好整齐器皿。’”——这里的‘三分加辣’简直是我们后来叫外卖习惯语的先河呢。关于美食不如美器的理论,好像也隐隐预约和映照了后世马云的“造孽”。
古书:士风卑谄,太史某恶而刺以诗,中有“吮瘫舐痔”字样。余规之云:“下愚所为,贤者非特不为,亦不能知。譬如凤凰翔于干仞,下界有蛄蜣转粪之虫;凤凰未必知也。王公贵人,辱詈其仆从,在仆从未必辱,而自己反损威重矣。原壤,狂士也,故孔子以杖叩之。蔡经,半仙也,故麻姑以鞭笞之。其他庸恶之徒,其能受圣人之杖、仙人之鞭也哉?所谓‘孔子家儿不知骂,曾子家儿不知愁’,即此意也。”
“我头回听说开出租还带卧铺的!”(蔡明小品)生活每个进程都有笑话,还不时见到机灵鬼和了不起的联想,马云的破电影配不上红楼梦之“茄鲞”;但这年月这等太阳下商界强人的行为唤出“茄鲞”比喻(他怎么想的,屡试不爽称赞语),是文化的推陈出新。读书人就是心眼活络啊,比绍兴师爷厉害。……感谢曹雪芹给新时代新人事添风!张爱玲夸胡兰成,“你怎这样聪明,上海话是敲敲头顶,脚底板亦会响。”——我就要这么赞无名英雄。……茄鲞,茄香,请牢记(联想法)。而我思路还没有像飞马样翱翔,暂时写不出有关“食物与酷评”的富有张力句。
茄鲞茄鲞,香料的香,抹香鲸的香(有鱼字凑趣耶)!这回要牢牢记住。文化的星星点点,伴随我们前行。